為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與感染力,推動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內化,5月15日至16日,外國語學院組織開展了行走的思政活動。此次活動由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帶隊,吸引了學生干部、學生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等踴躍參與。
足印丈量烽火路 赤心傳承鑄魂行
在平型關大捷紀念館,師生們通過詳實的史料講解和生動的3D影像,深刻感受到了當年戰役的激烈與艱辛,也體悟到了革命先輩們為國家和民族英勇奮戰的偉大精神。
參觀結束后,一場充滿趣味與意義的創意彩繪活動緊接著展開。師生們拿起畫筆,在白色油布上盡情涂色創作。他們以平型關大捷為靈感源泉,用鮮艷的色彩描繪出英雄形象,將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融入每一筆勾勒之中。此外,工作人員還精心準備了與平型關大捷及相關歷史事件的時間卡片。同學們分組協作,在熱烈的討論中,仔細梳理歷史脈絡,將零散的時間點準確串聯,在創作中進一步加深對平型關大捷歷史背景、戰役進程及深遠意義的理解。
來到石礬革命學堂和八路軍三五九旅旅部舊址,大家直觀認識到先輩們在艱苦條件下開展大生產運動、保障后勤供給的奮斗歷程。這段紅色之旅,讓師生們在歷史的現場接受了深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步履穿梭文脈間 自信鐫刻成長路
漫步平城記憶館,每一塊磚石都沉淀著歲月的厚重,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變遷,展現了大同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在梁思成紀念館內,大家了解了這位建筑大師對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和保護所做出的卓越貢獻,體會到保護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張藹堂紀念館以珍貴的手稿及復原場景,生動展現了張藹堂先生的生平事跡與精神品格。這場行走的文化課堂,讓師生在心底種下傳承與守護的種子,也讓文化自信在步履丈量間生根,家國情懷在文脈追尋中升華。
行走觸摸時代潮 思辨書寫奮進章
靈丘紅石塄鄉車河村、靈丘含水人家之行,讓師生們看到了新時代農村的發展變化。車河村通過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的融合發展,展現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面貌。含水人家獨特的鄉村建設和民俗文化,讓大家感受到鄉村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出的生機與活力。師生們深刻體悟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農村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對國家的發展道路和前景充滿信心。(來源:外國語學院 責編: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