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機電工程學院在校黨委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圍繞作風建設年工作主線,聚焦學校“振工科”建設任務,推進學院創新發展,高質量完成學院各項工作。
強化理論武裝,凝心鑄魂筑牢根本
學習領會校黨委工作目標、重大決策部署以及相關文件精神實質,明確工作重點,保證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見效。圍繞11個題目組織開展主題教育調研30余次,調研發現問題22項,組織制定對策措施23項,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召開中心組學習12次,領導干部講黨課18次,各黨支部組織專題研討24次,開展主題黨日活動38次。發展黨員93名;機械系學生第二黨支部評為“先進黨支部”,黨支部規范化建設100%達標。
強化人才培養,推進教學科研提質增量
學院以教學質量工程建設為重點,2023年獲得省教學成果特等獎、二等獎各1項;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獲得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三等獎1項;獲得省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獲評校級教學名師3名,推出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2門,建設校級課程思政團隊2個,培養課程思政名師3名,打造課程思政優秀案例20個,“課程思政”覆蓋率、教師參與率已實現100%雙達標。加強課程建設,推進一流專業建設。完成機械專業省級一流專業申報工作;建設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各2門,獲批省級教改項目2項,校級教改項目5項;完成3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項目儲備。與企業編寫教材3部,全部完成初稿。調研企業、高校,完成5專業3層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強化人才培養,組織中青年教師開展教學基本功大賽,選派優秀教師參加學校教師比賽,獲得2023第四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元宇宙數字化技術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獲得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二等獎1項。學院師生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共計48項,其中國家級10項,省級38項。
學院科研成果豐碩。獲批科研項目共27項。其中,聯合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面上基金項目各1項,省級項目7項。獲批省級技術工程研究中心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智能制造山西大同大學創新團隊申請為省級團隊儲備。學院教師發表科研論文37篇,獲批專利3項,編寫專著1本;學院2名博士積極與發改委對接,落實多項資政服務。
加強校地、校企合作,扎實做好就業工作
學院召開2023年職業規劃會5場,考研座談會、就業工作推進會等專題會議6場,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20余次。拓展注重實效的“訪企拓崗”新模式,學院先后赴通用電機電氣有限公司、色連二礦及礦建安裝分公司、山西華新能源有限公司、華南數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等40家企事業單位開展調研和畢業生回訪工作,并與企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拓展崗位100余個,為畢業生搭建了高質量的實習就業平臺,“訪企拓崗”工作成效顯著。
深化產教融合,實現校地企多贏
學院探索以產業為邏輯起點,“產業認證+產教融合”專雙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學校主導、校企主體”的協同育人機制。學院今年成為全國高端裝備制造(工業控制技術)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山西省兵工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中車大同公司“鏈主”企業供應商聯盟大會暨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協作配套推進會理事單位;與同煤一中簽訂優質生源基地協議,全力建設優質生源基地;獲批“智能制造”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工程-產教融合示范基地,校地企共建實驗室1個,校企共建實驗室1個。
選派博士赴大同市工信局開展工作,參加云岡區煤機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助力云岡區煤機特色小鎮建設;與同華礦機、優耐特絕緣材料有限公司合作項目進入技術服務與成果轉化范疇;13位教師成為省職業技能評價考評員,20余名教師深入同華礦機等數十家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社會服務效果明顯。
2024年,機電工程學院黨委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年”工作主題和重點工作,落實“振工科”發展思路,全面推進學科調整優化,推動特色優勢學科攻堅突圍,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責任編輯/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