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東輝,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3年2月參加工作,2019年6月博士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現任煤炭工程學院副院長、煤礦水射流技術與裝備廳市共建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副主任。
問題導向,深入開展煤礦安全開采應用科學研究
楊東輝主要從事采礦巖石力學與圍巖控制、礦井智能監測與預警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面向煤炭行業經濟主戰場,他主持的《復雜條件下綜放開采均壓通風系統智能監測與管控關鍵技術研發》(202302090301002)獲批2023年度山西省科技廳重點研發計劃立項,打破了我校五年沒有獲得省重點研發項目的局面,對于地方應用型高校的發展具有重要示范和促進作用。聚焦煤礦安全綠色智能開采中的實際應用問題,楊東輝在2021年獲批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項目《采動影響下煤巖電阻率響應特征及應用研究》(20210302124355),在2023年獲批大同市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動水條件下煤巖組合體單軸壓縮損傷演化機理研究》(2023055)。楊東輝先后主持橫向課題16項、授權專利15項、發表學術論文26篇,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3項,獲2024年山西省煤炭科技創新標兵、2019年全國煤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入選多省科技廳專家庫專家。
數字賦能,主動適應新時代工科人才培養需求
楊東輝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數字化升級與產教融合實踐。他在2021年獲批省級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基于Itasca軟件的數值模擬工程案例庫建設研究》(2021YJJG306),旨在培養研究生應用數值模擬軟件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在2022年獲批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項目《基于數值模擬和VR的采礦工程核心課程虛擬仿真教學改革研究》(20220861),創作數十項課程核心教學案例,大膽探索建設《煤巷智能掘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運用仿真技術建設優質的課程資源案例庫,開發交互性較強的實驗,促進教學資源的數字轉化,并提出構建基于虛擬仿真實踐實訓的采礦工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有效提升應用型工科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教研相融,示范引領高質量課堂教學新常態
為充分發揮科研反哺教學作用,楊東輝及時將省級重點研發和企業委托課題等成果轉化為優質的課堂資源,積極引入行業“一規程五細則”等規程規范,普及介紹最先進的煤礦開采、掘進、智能化等技術與裝備。他不斷深化課堂教學實踐,探索采礦工程虛擬仿真畢業設計改革,實現智能綜采、智能綜掘、智能通風、巖層控制等工程場景的精細化建模、交互功能操作、考評系統開發和虛擬產品VR發布,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楊東輝指導的學生作品榮獲2024年第十三屆全國高校(智能)采礦工程專業學科競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卓越采礦工程師人才班大創實踐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響應了工程認證和審核評估的本質要求,回歸了高等教育的規律和初心。
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特色,楊東輝將繼續以開放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聯合攻關,以創新鏈、產業鏈貫通融合催生重大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產業,賦能地方經濟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文字:趙鑫、科學技術部 責編: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