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5日,“高校生活思政的理論與實踐”高端論壇暨生活思政聯盟成立大會在浙江寧波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委會主辦,浙江萬里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承辦。我校作為發起單位參加此次大會。
會議緊扣時代發展脈搏,聚焦理論重點和現實問題。與會專家學者從學理建構與實踐探索兩個維度出發,對如何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深刻把握生活思政的時代意蘊以及推動生活思政的深化發展進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討,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和思政引領力在時代新人培育實踐中的具體呈現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年來,校黨委高度重視“大思政課”和生活思政建設,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通過文化浸潤、實踐探索、科技賦能、藝術熏陶等多元路徑,構建起“大思政課”育人體系,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根植地方文化,厚植家國情懷。學校依托大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將思政教育與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學生通過典籍研讀、文創作品賞析、文物參觀、編排云岡樂舞等實踐,深入理解云岡石窟的文化價值與精神內核,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創新實踐模式,打造行走課堂。學校精心組織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課”。學生在思政素養提升訓練營中,通過VR技術“走進”英雄紀念館,身臨其境感悟偉大建黨精神;在生命體驗館中學習敬畏生命,在心理沙盤活動中探索自我認知,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具象體驗。
融合藝術科技,激發思政活力。藝術與科技也成為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學生通過“瓷意吾行”陶瓷作品展,以藝術之美陶冶情操;云岡文創中心引導學生從傳統工藝中汲取靈感,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學生利用新媒體手段制作了“紅色黨史故事匯”微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臺傳播,使思政教育更具時代感和吸引力。
校內校外協同,構建育人共同體。注重校內校外資源整合,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校黨委書記、校長帶頭走進思政課堂、聽課評課。學校創立實施“生活思政導師制度”,選聘14名后勤、保衛一線優秀員工擔任學生生活思政導師,破解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難題,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推動形成“生活思政+課程思政”協同聯動的育人體系。
學校將以“高校生活思政建設聯盟”的成立為契機,做好頂層設計,研究切實舉措,積極推進“大思政課”和生活思政建設,全面提升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編: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