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安排,3月25日至27日,教育部中醫學專業認證初訪專家組來校,對我校中醫學專業開展認證初訪考查工作。
3月26日上午,專家見面會召開。專家組組長、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琳,專家組成員、遼寧中醫藥大學針灸研究院院長馬鐵明教授,專家組成員、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闞湘苓,專家組秘書、北京中醫藥大學袁娜,在校校黨委常委出席會議。相關職能部門、醫學部、相關學院、附屬醫院等負責人,以及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科級以上干部參加會議。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主持會議。
專家組組長、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琳出席會議
校黨委書記趙水民致辭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姚麗英主持專家見面會
校黨委書記趙水民致辭,代表學校對專家組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專業認證是學校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對學校中醫學專業教學工作的全面評估,也是對學校中醫學專業辦學能力和辦學水平的國家級檢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學校全面落實國家關于中醫藥發展的戰略規劃,高度重視中醫學專業頂層設計,成立醫學部,整體統籌學校醫學教育,始終堅持“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他希望,以此次專業認證為契機,各位專家對我校教學工作和中醫學專業建設“把脈會診”,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啟發新思路、注入新動力。
專家組經過近2天的初訪工作,聽取了專業建設匯報,進行了專家質詢;查閱了《針灸學》《中醫內科學》等6門課程的試卷及試卷分析,以及校院兩級發展規劃、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管理制度、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與運行實施辦法、中醫學專業教改立項清單、命題要求及形成性成績方案的指導文件、科研反哺教學相關工作總結、臨床實習安排、社區實習安排、學生錄取分數及轉專業情況、一院一品、督學導師等相關資料;考察了中醫臨床實訓中心、中藥標本室、中醫四診室、學生社區醫院、護理實訓中心、人體生命科學館;聽取了《中醫診斷學》《中醫婦科學》課程、中醫臨床教學工作匯報;走訪了學校教務部、教學質量監控與督導中心、醫學部、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及教研室、大同市中醫醫院、山西大同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觀摩了醫院教學查房、門診帶教、小講座、學生臨床技能操作;訪談了學校校長、分管教學副校長、中醫學專業負責人、教務部、教學質量監控與督導中心、醫學部、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召開了職能部門、醫學部、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領導班子與行政管理人員、校院兩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督導委員會、專業課與公共課教師、臨床帶教教師、高年級、低年級學生等8場座談會。
3月27日上午,專家意見交流會召開。王琳主持會議。
王琳代表專家組介紹了考查整體工作情況,專家組成員分別反饋了考查情況,提出了中肯意見和改進建議。王琳指出,在此次專業認證迎評準備過程中,學校黨政領導高度重視中醫學專業建設與認證工作,教學管理及相關職能部門、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領導和教師為認證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準備工作,發揮了“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作用。山西大同大學是山西省唯一廳市共建高校,是山西省首批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學校擁有較為充足的教學資源,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學校具有良好的校園育人環境,為學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長期辦學實踐過程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厚德、博學、慎思、篤行”的校訓,弘揚“關愛學生、敬重教授、崇尚學術、張揚個性”的校風,形成了良好的教風、學風,辦學70多年來,堅守服務地方的歷史使命,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品德好、技術硬、留得住、有拼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王琳表示,學校重視中醫學專業的建設與發展,提出“興文科、強醫學、振工科、精師范”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中醫學專業建設。中醫學專業擁有一支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中醫學專業立足大同,面向山西,輻射京冀蒙等區域,服務地方中醫藥健康衛生事業,形成了“醫學與人文相融、理論與實踐并重、傳統與現代結合、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建設理念,明確了“培養系統掌握中醫藥基礎理論與知識、具有較強的中醫思維與專業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中醫人才”的培養定位。經過20年的建設與發展,山西大同大學中醫學專業已培養了一批較高素質的應用型中醫醫療衛生人才。
姚麗英作表態發言,感謝各位專家針對學校中醫學專業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問題指得準、方向指得清,對全校的本科教學工作和審核評估起到重要指導作用。學校將嚴格按照專家組反饋意見和建議,認真總結、深入分析,制定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持續抓好中醫學專業建設工作,推進中醫學專業內涵發展、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迎接正式認證。(文字:教學質量監控與督導中心、醫學部、中醫藥健康服務學院 攝影:安嘉平、余致楠 責編: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