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樂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突出應用特色,唱響助力學校美育建設嘹亮歌聲,舞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別樣精彩。
強化政治引領,夯實發展基礎
學院黨委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開設學院主題教育讀書班,制定周密學習方案,積極為師生解決實際問題5項。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與黨員隊伍建設,推進學院黨組織“雙創工作”,深化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三百多人次參加黨課培訓學習。嚴把發展黨員質量關,發展學生黨員40名。嚴抓黨風廉政建設,2023年學院黨委共召開黨委會18次,其中涉及黨風廉政問題8次,安排廉政專題學習6次。狠抓作風建設,成立督導專班,切實整治在教學中以及學院黨政班子的“庸、懶、散、拖”不良作風,突出監督檢查效果。
以黨建為引領,推進依法治校教育工作。以黨支部活動為載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推行法治進課堂計劃,將法治教育納入師生必修課程,使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教學與生活中,確保學院各項任務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
突出應用特色,緊抓教學科研
學院以課程思政為抓手,積極推動教師參與教改項目,2023年獲批省級教改項目1項、校級教改項目7項,獲得2023年度山西大同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積極籌備“舞蹈學?云岡樂舞”專業碩士點申報,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舞蹈廳的教學設施,推動《北魏雄風》《云蓮盛典》新舞的編創,《云岡舞基礎教程》獲得山西省社會科學“百部(篇)工程”一等獎、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被確定為山西省“十四五”規劃教材。
積極推動科研工作,2023年學院教師在科研項目申報、論文發表、著作教材出版、學術研討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績。獲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項、校級項目7項,簽訂橫向項目5項,到賬經費21.6萬元;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8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8篇,參編省級出版社出版著作3部;師生共獲得省級專業獎項32項。
發揮專業優勢,助力美育建設
2023年,學院開展多場音樂活動,舉辦“逐夢平城”云岡樂舞1場、“逐夢啟航”畢業生專場展演23場、“逐夢音樂季”師生專場音樂會16場,為學校美育建設貢獻力量。充分發揮學院專業優勢,教唱團在軍訓期間教唱校歌,學院師生為各學院紀念12·9大合唱進行排練,積極助力團委、學工部、工會、各學院的文化活動,全力服務校園文化建設。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理念,鼓勵師生積極“走出去”服務社會。2023年,在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閉幕式演出,北京文化論壇演出,省運會、殘運會開幕式演出,中國農民豐收節山西主場活動錄制,第六屆山西省文博會演出,云岡石窟景區多項演出,以及多家企事業單位的邀請演出等,音樂學院學子都有精彩表現。多家省市級媒體對音樂學院學子風貌進行了報道,產生了較大社會影響,集中展示了學院的地方性、應用型辦學特點。
堅持服務地方,促進產學研融合
在積極推動校企合作中提升就業創業工作活力,2023年學院訪企拓崗13家,拓展就業崗位150個,其中與4家共建就業實習實踐基地,開展招聘宣講會3場,畢業生就業率80%。學院與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里特米勒獎學金”協議,在共同培養調律師方面達成初步意向,在產學研融合發展上邁出有力步伐。
?
在市校融合共贏發展中積極擔當,學院與大同市大劇院建立了實習實踐基地,與美術館建立藝術實踐平臺,本著優勢互補、合作發展的原則,已與大劇院、美術館開展多場實習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廣闊的社會實踐中鍛煉才能,持續擦亮學生的應用型底色。
2024年,音樂學院將持續抓實黨建工作,推進黨建與業務相融共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學院將繼續圍繞舞蹈學碩士點申報,深化教學改革,提升科研水平,加大藝術實踐力度,強化校企合作,在開放辦學、服務社會中不斷提升學院辦學育人水平。(責任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