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江千帆過,新歲萬木春。2023年是學校“作風建設年”,體育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強黨對學院工作的領導,圍繞“十四五”發展目標和“1310”發展戰略,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院內涵式發展,充分發揮體育學科優勢,持續提升學院辦學質量和水平,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強化黨建創新引領
體育學院黨委緊扣學校2023年“作風建設年”主題,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月工作部署,通過主題教育、警示教育和新媒體矩陣宣傳,加強黨規黨紀教育和法治宣傳教育。同時,學院積極開展“五個一活動”,推進“六清一體”建設,把工作中心任務落實到“八大作風”建設上。深入開展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定力。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強化警示教育,加強黨性鍛煉。在開展作風建設的同時,學院不斷強化黨建創新引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學院黨委先后推出多項創新舉措促進黨建工作:完善“三會一課”制度、“三重一大”議事決策辦法、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等相關實施細則,推動黨支部、教研室、科研團隊“三位一體”構建,完善和落實黨支部工作制度,推進學院黨建、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積極開展“雙創工作”,實施教工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引領工程,完善和落實黨支部工作制度,全力做強院領導聯系黨支部、聯系青年教師、聯系班級的“三聯制度”,做好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和黨員評議工作;持續推進基層黨組織“雙創”工作,推動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和樣板黨支部創建。通過這些創新舉措,有力強化了基層黨建工作,促進了學院發展。
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和專業認證工作
引入“新鮮血液”,深化人才發展戰略。2023年6月,學院1名教師攻讀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順利完成學業并返回學院。2023年11月,學院成功招聘了5名專技崗教師,極大地改善和充實了學院學生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為學院增加了新鮮血液。開展學術講座,助力體育教育發展。學院先后邀請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郭紅衛、國家級與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二十四節氣中醫導引養生法”傳承人張明亮教授、山西省廣播電視局局長趙曉春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提高了學院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學院成立師范認證工作小組,召開師范認證動員會,對相關工作進行了詳細講解和布置。師范認證申報書已經進行多次修改,提供給相關專家審核,并提交到平臺。去年9月7日,教育部評估中心對體育教育專業通過自評材料審核,決定2024年下半年進校認證。
競技體育成績突出
2023年,體育學院繼續在競技體育方面高歌猛進,取得多項突破性成績。足球訓練隊參加中國足球協會主辦的2023全國女子五人制足球錦標賽,斬獲2023全國女子五人錦標賽季軍;網球訓練隊榮獲首屆中國大學生軟式網球錦標賽季軍,創造出我校男子網球隊史上最好成績;參加2023年全國跳繩聯賽(河北固安站),跳繩隊在速度賽斬獲九項第一,在花樣賽斬獲三項第一,兩項第二;在2023年山西省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上,乒乓球運動隊奪得女子單打冠軍;在2023年山西省青少年健美操俱樂部比賽暨山西省健美操啦啦操錦標賽上,五個參賽項目均獲一等獎。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完善研究生培養方案,增強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學院先后邀請山西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金龍,山西師范大學《體育研究與教育》編輯部主編喬玉成來我校展開學術交流,對于如何培養體育學科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指導意見,對體育學科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及其培養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對學術論文的選題與投稿技巧進行了指導,進一步開闊了學院教師學術視野。2023年,體育學院首次成功開展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以及社會體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本次研究生招收的成功,預示著學院將邁入“2+1+1”人才培養模式的新階段,同時也將帶動學院教學、科研、運動訓練、黨建與學生思政工作走向新高度。
積極實施訪企拓崗行動。結合體育學院實際,院領導聯絡企業單位開展了線下訪企拓崗行動。通過實地走訪、企業回訪,完成了10家訪企任務。在大同市落陣營戒毒所、朔州市體育學校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每年提供100余個實習崗位,并與上海知焱體育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對接平臺,加強了人才供需的對接,不斷擴大學院就業實踐實習基地合作范圍,多渠道開發更多優質單位,同時也擴大了體育學院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周邊省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院還積極對接就業信息,鼓勵學生參加就業招聘,以線下形式舉辦7場招聘雙選會,為學生提供了近100多個崗位。截至目前,體育學院2023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87.20%。
回望2023年,體育學院勵志篤行,奮發向上,以黨建引領,聚焦內涵式發展。展望2024年,學院將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立德樹人,聚焦學科,厚植學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深化校企交流合作,為學院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在新的一年書寫更多輝煌。(責任編輯/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