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我校專職輔導員能力提升培訓第一講暨思政課教師理論素養提升培訓會在慎思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趙水民作“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專題講座。校黨委講師團全體成員、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專職輔導員、思政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及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等部門科級以上干部共400余人現場聆聽。黨委學生工作部部長楊容主持培訓會。
趙水民圍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四個內容——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實踐認識論和唯物史觀,從“核心觀點-思維方式-工作方法”基本思路入手,結合自身多年工作閱歷和經驗體會,以故事為案例,為師生講解了如何從唯物論、唯物辯證法、實踐認識論和唯物史觀的核心觀點來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如何從其中蘊含的求實思維、辯證思維、實踐思維、結構思維和過程思維來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并把這些思維方式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方法。
趙水民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從中汲取智慧、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一是通過三學合一吃透“上情”。學思想: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學政策:坐下學文件、看報紙,常態抓信息、摸動態,出去訪政府、知新政;學方法:兄弟院校示范著學,改革前沿借鑒著學,生產一線貫通著學。二是緊盯客觀實際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要從客觀實際出發。要客觀地把握事物的實際,就必須把握住這一客觀事物存在的時間、空間和條件。因此,分析和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具有時間意識、空間意識和條件意識。三是秉持五字方針精調細研。求深,必須著眼基層,切不可做“井中葫蘆”;求實,心須聯系群眾,切不可“招搖過市”;求細,必須深入細致,切不可“走馬觀花”;求準,必須條分縷析,切不可“似是而非”;求效,必須解決問題,切不可“隔靴搔癢”。四是堅持四方調研科學決策。科學決策是建立在“吃透上情”和“把準下情”的有機結合上,關鍵是決策前要做好四個方面的調研: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兄弟院校的創新思路,學校自身的具體情況,廣大師生的接受程度。五是強化三定原則謀劃工作。定位,就是確定歷史方位和歷史發展階段;定標,就是確定一定歷史方位和歷史發展階段中的首要根本任務和目標;定法,就是確定實現首要目標、根本任務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六是建立三種機制推動工作。任何工作的推進,歸根到底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三大根本問題,即動力機制、平衡機制和治理機制。七是堅持優化結構推進改革。把社會結構思維轉化為我們的工作方法,就是要運用結構思維來發現并分析我們工作中的問題,把結構調整作為我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好各項工作的一條重要思路。八是構建五大體系強化執行。任何工作任務的貫徹落實,都需要構建好如下體系:目標體系(結果要求,總體時間)、計劃體系(具體要求,具體時間)、責任體系(誰來完成,如何完成)、推進體系(階段目標,督查督導)、動力體系(激勵到位,考核有效)。
這場講座在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校黨委講師團成員白昕表示,“趙書記的講座從辦學治校的角度切入,貫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思維方式和實踐路徑,并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把抽象的方法論實化為具體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案例,是一堂難得的哲學理論與能力素養提升課。”護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有才表示,“趙書記為我們上了一堂內容詳實、邏輯清晰、富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政課。我們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的指導地位,努力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商學院專職輔導員石嵐表示,“我將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能力,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成才。”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曲韻暢表示,“作為一名青年思政課教師,要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理解得更為透徹、掌握得更為牢固,只有自己先去“坐船上岸”,才有底氣與能力傳道于學生。”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辛雨倩表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青年投身新時代的思想武器,作為一名思政專業的學生,我理應成為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和踐行者,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文/趙鑫 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