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董川教授應邀來我校作《科技創新的內涵與方法》學術講座
4月25下午,山西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山西省教授協會會長、博士生導師董川教授應邀來我校作了題為《科技創新的內涵與方法》的專題講座,這是我校開展的2023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講座之一。講座由科學技術部部長康淑瑰主持,學校部分教師和學生聆聽了此次講座。
?
? 董川教授結合自身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分享了自己對科技創新內涵的理解、科技創新的方法、科技成果轉化中遇到的難點,探索了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路徑,指出了科技創新要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三個一體化。之后他重點講解了知識產權的涵義和內容,尤其是專利的種類、特點、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和專利特性等內容。最后他鼓勵在座的師生大膽進行科技創新,積極申報發明專利,利用知識產權賦予“雙創”引擎更加強大的動力。董教授的講座案例豐富,生動詳實,深入淺出,報告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強烈地激發了師生們的學習熱情,在互動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還獲得了董教授的高科技成果產品。
董川教授是三晉學者、三晉英才高端領軍人才、全國模范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獎第一完成人。曾任山西大學化學系主任、科技處長、職稱辦主任,現山大環科所所長、山西省教授協會會長及《應用化學》等期刊編委。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授權專利282項(轉讓企業53項)。水致褪色染料研究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瑞士國際發明協會金獎、德國紐倫堡創新材料獎等。2019年受邀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并獲國家級表彰。(科學技術部 人文社科部 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