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公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AMI綜合評價報告(2022年)》。報告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33個學科類的2189種期刊進行了評價,其中有1924種老牌刊、117種新創刊和148種外文刊。評價分為頂級、權威、核心、擴展、入庫五個等級。在117種2017年以后新創的期刊中共有19種評為核心期刊,我校創辦的《云岡研究》即為其中之一。這一成績是舉全校之力共同打造的結果,也是《云岡研究》全體編輯辛勤付出的回報。
《云岡研究》(季刊)于2021年起正式創刊。國內刊號CN14-1404/K,國際刊號ISSN2096-9708,由山西省教育廳主管、山西大同大學主辦,主要刊發云岡理論、石窟考古、石窟藝術、云岡文獻、石刻文獻、民族交融、佛教思想、云岡史地、云岡語言文學、云岡學論壇、文物保護、遺產保護、書評、綜述等文章。
?
長期以來,山西大同大學非常重視云岡文化研究。早在2007年11月,山西大同大學云岡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為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下設北魏歷史文化研究所和遼金文學研究所。云岡文化研究中心以“突出云岡文化,彰顯地方特色”為學術宗旨,確立了以云岡石窟、北魏歷史文化、遼金文學、大同及周邊古代建筑、晉北民俗與民間文藝等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方向,從多學科、多角度對云岡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同年,《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開設了特色欄目“云岡文化與石窟藝術研究”,已出版90期,發表論文207篇,該欄目于2019年獲評“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云岡石窟,并作出重要指示:“云岡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好云岡石窟,不僅具有中國意義,而且具有世界意義”,“要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岡石窟的重要指示,為我校的云岡研究指明了方向,也極大地堅定了全校上下把云岡研究推上新臺階的信心和干勁。2020年9月9日,山西大同大學云岡學學院和云岡文化生態研究院揭牌;2020年11月18日,《云岡研究》(季刊)獲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至此我校圍繞云岡學建設,形成了“兩院一刊一欄”的格局。
《云岡研究》能夠進入核心期刊行列,是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綜合評價體系對我刊辦刊質量的高度認可,其中凝聚了我校歷屆黨政領導和全體教學科研人員的心血與熱望!我們誠邀海內外專家學者支持云岡研究,惠賜佳作,助力打造《云岡研究》,讓我校的云岡學研究走向世界。(山西大同大學學術期刊中心)